美国当地时间9月19日,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大屏上连续出现一则反差强烈的农民劳作的影像,这便是“助力中国贫困农户实现梦想”的宜信宜农贷公益助农平台的广告。去年,宜信宜人贷在纽约成功上市,让世界知道宜信有宜人贷这样行业领先的科技金融。这一次,在“世界的十字路口”,向世界展示宜信还有为贫困农户实现梦想的公益金融,十年坚持不变的推动中国普惠金融事业发展。
宜农贷|助力中国贫困农户实现梦想
在中国,仍有数千万农村人口生活在贫困的边缘。他们中有很多人,尤其是女性,勤劳善良,渴望用双手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但对于这些怀揣着发展愿望的贫困农户,无法从银行获得起步资金,却成为他们面临的最大困难。为此,很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城市打工,在城市的边缘徘徊,孩子成为留守儿童。
2009年,在这样的背景下,宜信启动了宜农贷平台,它致力于为贫困农户提供借款机会。用互联网平台连接社会爱心人士与贫困人群,让爱心资金得以出借给偏远地区信用良好、有资金需求的贫困农户,以此帮助农户发展生产、脱离贫困。
来自青海的寇晓春,几年前,为了挣钱,把出生不久的女儿交给父母,跟着丈夫外出打工,但对女儿的思念实在难捱。来年回家时,晓春发现乡亲们通过宜农贷的合作伙伴申请小额借款,扩大了种植规模,收入增加不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她申请了一万元借款用来搞种植。现在,晓春算得上是村里的种植大户。种地也是很辛苦的工作,但晓春不觉得苦,“因为可以陪在女儿身边了”。
截止到2016年8月23日,通过宜农贷平台累计支持超过20000名像寇晓春这样的农户,提供资金超过2亿元,帮助她们实现梦想。在7000万贫困农户的需求下,这个数字显得很小,但这是十六万城市公益人士一百元一百元聚沙成塔起来的,它将城市与农村、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对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先期探索作用。通过这一平台,携手更多人让农户有尊严的生活、助力他们实现梦想。
宜信普惠|推动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2005年,普惠金融这一概念由联合国提出。2006年,宜信创立,服务于包括贫困农户在内的高成长性人群,践行普惠金融在中国的发展。
深耕普惠金融领域十年,宜信CEO唐宁指出:“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有三个重要阶段:小额信贷、微金融和能力建设”。第一阶段是小额信贷。实践表明,小额信贷推动了普惠金融最早的发展,整个普惠金融在国际上的实践也是从小额信贷开始的。第二阶段是微金融。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普惠金融不等于小额信贷,还包括提供其他诸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存款、理财、支付、保险等等。第三阶段是能力建设。唐宁指出,“一方面是信用教育,另一方面则是指导借款人更好地用小额资金把自己的事业和业务做好,这种能力建设可以视为普惠金融和传统金融的一个重要区分。”
李克强总理曾在全国人大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表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在刚刚结束的G20峰会上,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被列为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所谓的大数据或者这些数字化技术的作用,一定要跟传统的金融数据、金融技术创新相结合。”唐宁表示,技术创新不仅仅是互联网,还有很多其他的技术创新,其中就包括金融技术。
回望过去10年的中国,宜信无疑是这一社会事实的重要构建者,旗下宜信普惠至今已服务超过200万有金融需求的群体。作为在普惠金融领域深耕十年的宜信公司来说,已经积累了适用中国用户、先进的数字普惠金融的本土化经验。宜信普惠,无疑是中国数字普惠金融的领导者。2016年,“宜信数字普惠金融案例”(“CreditEase: Taking Inclusive Finance Online”)正式被哈佛商学院案例库收录。这是继哈佛商学院2014年首次发布宜信案例之后,第二次发布宜信案例。宜信成为第一家两次被哈佛商学院案例库收录的中国金融科技企业。
从做小微贷款“要趴在地上、把手弄脏到”到“翼启云服”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在云平台上一站式地为小微企业解决问题,实现财务、运营和业务的平台化管理。从普惠金融到数字普惠金融,宜信一直在推动着中国普惠金融事业的发展。
责编: